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民族宗教

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共建民族和谐家园

发布时间:2023-12-21

   作者:

来源:州司法局
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 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共建民族和谐家园

近年来,湘西州司法局强化政治担当,铸牢民族团结思想根基,立足司法行政工作实际,牢固树立为民宗旨,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、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,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聚焦“责、防、调、法、解”综合发力,妥善化解矛盾纠纷,维护社会稳定,引导各族群众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。2021年以来,全州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34122件,调解成功33440件,成功率98%,其中,村级化解量达85%以上。龙山县“抓三级定三责”联动解纷工作法入选全国“枫桥式工作法”,矛盾纠纷化解“321”工作法、家事矛盾纠纷微治理、湘渝黔边区“五联”共治等经验在全国、全省推介。

突出党政主导,扣紧“责”的链条。一是高位带动。建立州、县、乡、村“四级书记”抓矛盾纠纷化解领导责任制,形成了州级领导联县、县级领导联乡镇、乡镇领导联系村、村干部联网格的“一揽子”矛盾纠纷化解格局。二是体系推动。高位推动“一站式”多元解纷平台和“枫桥式”庭、所创建,出台了《关于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决定》等系列文件,形成了党委领导、政府牵头、司法行政业务指导、部门联动、条块结合、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三是考核促动把人民调解纳入平安建设、法治建设、司法行政等年度考核内容,对因工作不实导致纠纷未及时化解而造成负面影响的,进行通报、约谈、挂牌督办,对因履职不到位引发“民转刑”的实行一票否决,并严肃追责问责。

突出源头治理,筑牢“防”的屏障。一是紧盯重点防。紧盯重点人员、重点领域、重点时段、重点案件等方面开展矛盾纠纷排查,分类别建立化解工作台账,有针对性制定化解举措,做到底数清、责任明、举措实。二是干群联动防。组织镇驻村干部、村“两委”干部和网格员、志愿者、“五老人员”等力量,定期开展“上楼”“敲门”行动,对辖区内矛盾纠纷开展拉网式、地毯式排查,随时掌握矛盾纠纷最新动态。三是健全机制防。村级每周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摸排乡镇(部门)每月研判一次纠纷形势县(市、区)平安办每季度对纠纷形势进行一次动态评估,评估情况作为州对县、县对乡镇年终考评重要参考依据。

突出强基导向,优化“调”的力量。一是建实调解平台完善乡镇调委会+村调委会+N名调解员的“1+1+N”纠纷调处平台,建成规范化乡镇(街道)调委会115个、村(社区)调委会1789个、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66个。二是建强调解队伍。优先选聘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退休干部和懂法律、懂政策的老党员、老干部等为人民调解员,引入行业部门技术权威人士、“两代表一委员”、律师等社会力量参与人民调解,1700余名农村辅警纳入人民调解员队伍实行“双所管理”。组建了州级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专家库,储备法律、婚姻等人才专家76名。对人民调解员普及“法律明白人”培训,提升调解能力和水平。三是建优调解品牌。依托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、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,大力推进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,打造了“老班长”人民调解室、杜咸敏调解工作室等一批个人调解工作品牌。

湘西州司法局利用“三棒鼓”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法律法规知识

突出法治保障,强化“法”的意识。一是群众自治夯基推行民事民议民评民办民管,搭建网格民主协商议事点,引导村民通过合法程序依法依规制定村规民约,加强村规民约合法性审查,让村规民约立得起、管得住、行得通。二是法律服务赋能。线上依托“法治新湘西”微信公众号开通了“湘西公共法律服务平台”掌上端,线下实现了“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”县域全覆盖,让公共法律服务触手可及。三是宣传教育提效。将普法宣传与“茅古斯”“辰河高腔”“三棒鼓”等民俗文化紧密结合,组建大妈说法队、政法女警普法队,小长廊、小广场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村级覆盖率达100%,培育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16个、省级84个。

突出实质化解,提升“解”的效能。一是推行矛盾纠纷化解“321”工作法。按照村级调解3次、每次不超过3个工作日,乡镇调解2次、每次不超过5个工作日,县级1次、每次不超过10个工作日步骤,自下而上逐级化解各类矛盾纠纷。二是推行诉源治理一单受理、双向推进、三调对接“一二三”工作模式。以纠纷当事人持具的矛盾纠纷化解流程管理单按流程调解纠纷,纵向推进矛盾纠纷化解“321”工作法层级调解,横向推进婚调委、交调委、医调委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,加强访调、诉调、警调解对接联动。三是推行“一站三中心”一体化建设。由党委政法委牵头,健全“调解+公证”“行政复议+调解”“行政裁决+调解”等化解模式,采取常驻、轮驻、随叫随驻相结合的方式,实现综治资源统一指挥、执法力量统一调配、相关部门统一联动、矛盾问题统一处量,提高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。

全州司法行政系统将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紧紧依靠基层组织,团结少数民族聚居地群众,筑牢人民调解的“第一道防线”,以首倡之地的首倡之为,为共建民族和谐家园贡献湘西司法行政力量。(州司法局 张雪莲)

相关文档: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
2019close.png 关闭 2019dayin.png 打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