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时代 兴民企丨古丈: 携手共进促茶旅 同心同向兴乡村
发布时间:2023-11-14
作者:钱绍敏
来源:
发布时间:2023-11-14
作者:钱绍敏
来源:
启示录
近年来,湘西州古丈县默戎镇的中寨村、龙鼻嘴村、牛角山村和翁草村围绕各村特色精心打造,村企联姻、同心共向,村民合力、携手共进,描绘了乡村振兴幸福画卷。其中,中寨村依托湖南鬼溪秘境生态旅游有限公司,串联“一峡一河一库十二寨”,着重发展乡村旅游、亲子游和户外探险游,为村民创造创业就业发展平台,夯实乡村振兴坚定基础;龙鼻嘴村依托湘西墨戎苗寨乡村游有限责任公司,继续擦亮“墨戎苗寨”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品牌,深度开发乡村旅游资源,提升旅游业的整体效益;牛角山村按照精准扶贫、乡村振兴要求,实施党建引领”一面旗、一片叶、一个寨、一首歌”四个一特色发展,围绕茶旅融合、康养产业,推动绿色发展、村民增收;翁草村积极引入白茶产业,做好精深加工,打造“茶叶培训基地”“党恩感恩基地”“茶旅结合示范基地”等,带动产业集群发展,继续书写“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”的故事……四大村寨通过文旅、茶旅、农旅深度融合发展,实现资源互补、村民致富、村企共赢,走出了乡村振兴特色路子,书写村企协作启示录。
湘西州古丈县默戎镇的金秋,天阔云高。
抬头是蓝天白云,低头是翠绿森林,看见的是古朴苗寨,听见的是悠扬苗歌,品味的是香醇好茶,感受的是活力和希望。
近年来,以苗族为代表的聚居地默戎镇的中寨村、龙鼻嘴村、牛角山村和翁草村携手共进,通过文旅、茶旅、农旅深度融合发展,实现资源互补、村民致富、村企共赢、同心同向,走出了乡村振兴特色路子。
01
同心同向兴乡村
苗寨吃上“旅游饭”
从吉首市城区沿352国道向古丈方向行驶,约30分钟后进入一条乡道,继续行驶约20分钟即抵古丈县默戎镇中寨村。
走进中寨村,映入眼帘的是葱茏绵延的群山,高山峡谷中的小桥、流水、人家描绘成一派田园风光的壮美画卷。沿河两岸的研学基地里,三五成群的孩子玩得起劲,一声汽笛长鸣,游览观光小火车“哐当哐当”进发,乘客飞舞着手中的小红旗,与沿途绿水青山融为一体,自成一道动态美景。
坐落在大山深处的中寨,抬头是蓝天白云,低头是翠绿森林。团结报见习记者 宿中元 摄
乘坐小火车,孩子们沉浸式体验苗鼓、苗绣,享受自然山水里探索研学的乐趣。
近年来,中寨村立足村情实际,依托湖南鬼溪秘境生态旅游有限公司,打造以老寨自然寨为核心的“一带一路两线”特色旅游线路,为村民创造创业就业的发展平台,1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,通过劳动、土地流转以及入股旅游公司等形式,人均增收达1万元以上。
一片茶叶,打造乡村振兴的一个产业;一个苗寨,打造宜居宜游的美丽家园;一首山歌,保护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;一面旗帜,把基层党建引领摆在第一位。这是牛角山村的“四个一”乡村振兴新画卷。
海拔800米至1200米之间,漫山遍野的茶树拔节生长。山脚下的夯吾苗寨里,苗族青瓦木房,鳞次栉比,依山而建,与大山连成一片的吊脚楼,融合于周围山水之间。深秋,走进牛角山村,去探寻“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”的奥秘。
以茶促旅、茶旅融合,牛角山村从2009年开始发展乡村旅游,先后打造出夯吾苗寨、夯吾戎寨景点,推出“初心牛角山”系列茶产品,融合红色文化、苗族文化,让游客在赏绿色、品茶香时,还可以聆听到“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”的新时代红色故事。
背靠青山,脚踏玉带,一水环流,龙鼻嘴村(墨戎苗寨)山水风无限,民族风情醉人。“10月是旅游高峰期,现在每天的人流量至少在6000人左右。”景区负责人告诉记者,今年以来,墨戎苗寨景区推出各种民族文化展演,拦门酒的对歌互动、湘西神秘的巫傩绝技表演、苗族银饰服装秀、耐人寻味的苗族婚俗嫁娶、大气恢弘的四方鼓舞等,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轮番上演,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看、拍照。
游客在墨戎苗寨拍照留念。团结报见习记者 宿中元 摄
“这是我回乡就业的第6年,以前一直在深圳打工,现在景区卖土特产,每月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。”自从村里办起旅游公司,村民张良便回家“创业”,在家门口销售当地特色牛肉干,闲暇时,他更是开直播展示苗族文化,日子越过越好。
2017年底,龙鼻嘴村成功脱贫摘帽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,湘西墨戎苗寨乡村游公司为村民开拓餐饮、演艺、安保、销售、保洁等服务就业岗位近千个,免费为村民提供技能培训,鼓励村民在家门口创业,让大伙儿都能吃上“旅游饭”。
02
同心同向兴乡村
“白叶一号”助增收
金秋十月,默戎镇牛角山片区“白叶一号”白茶基地翠绿一片,一排排茶树,层层叠叠,满目滴翠。
清风徐来,茶香浮动,“白叶一号”似在诉说着牛角山片区增收的故事。
2018年,150万株“白叶一号”带着“先富带后富”的使命,落户牛角山片区翁草村、新窝村、夯娄村3个深度贫困村。
“‘白叶1号’是咱们翁草村的福星。2018年,‘白叶一号’成功落户后,翁草村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。引水、修路、电力改造、环境美化等工程一个接一个,我们的古村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”翁草村村民介绍说。
5年时间一晃而过,村里高标准建成翁草村古丈“白茶一号”基地660亩,牛角山村追加种植530亩,打造“茶叶培训基地”“党恩感恩基地”“茶旅结合示范基地”等,开发“初心牛角山”茶叶新产品,开辟红色感恩茶品牌新境界。
天气晴朗,村民们背上背篓,抓紧为茶园施肥。团结报见习记者 宿中元 摄
晨曦微露,吃完早餐,村民们背上背篓,准时来到“白叶一号”茶园上班。趁着天气晴朗,大家抓紧除草、施肥。
“这段时间一直在基地务工,120元一天,一个月下来能挣3000多元。”翁草村村民告诉记者,有了这片茶园,自己不用外出务工,就能增加收入。
从管护、采摘,到加工、销售,“白叶一号”带动自发种植的农户、深度贫困村脱贫致富。因为“白叶一号”的落地,许多农户吃上了“茶叶饭”,也端稳了“增收碗”。“一片叶子”带领大家摆脱贫困,如今则带来了更美好的生活。
实现同心同业高质量发展,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古丈县牛角片区加快同心产业发展,实行党建引领”公司+村集体经济+专业合作社+科研院校+基地+农户”同心运作模式和带农、带贫、带村集体、带邻村“四带”发展模式,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,强化科技投入、人才兴企、质量强农,建成核心基地牛角山片区13800亩绿色有机认证茶园,建成红、绿、黑茶总产能1000吨现代化生产线茶厂,注册商标“黛勾黛丫”“牛角山”“牛角山初心”,全国品牌店13家。2022年,干茶产量210吨,产销率98%以上,产值、销售额突破1.5亿元,户均茶叶年收入5万元以上。
古丈翁草村白茶一号茶叶加工厂。团结报见习记者 宿中元 摄
乡村振兴靠产业,产业发展靠特色。从“一片空白”到“一村一品”,再到“一链”“一片”。“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”的牛角山片区增收故事,一直在书写……